close


潘師兄的農場終於逐漸成型了,
他為農莊取了個名字:「阿潘無毒農莊」

這幾天,各式各樣的有機蔬菜也開始慢慢收成了,
有小白菜、山茼蒿、葉萵苣、油菜、大陸妹、空心菜、小黃瓜、大黃瓜、苦瓜,
全部都是沒有撒農藥的,
上禮拜日潘師兄拿了一籃子給我,要我幫他拿去分享給金屬的同事,
也因為這樣讓我有機會拔頭香,第一個嚐鮮,
不知道是不是情感使然,原本不是特別喜歡吃蔬菜的我,
現在都會把盤子裡面的蔬菜清光,
感覺多吃一口,身體就更健康了一些!

最近有很多人假日都會去造訪潘師兄,
也為農莊帶來了一些熱鬧的氣息,
我也不例外,我還帶了我的木工作品到他家去上漆,
也因為這樣我的第一件作品就送給他們了,
當作是慶祝農莊開幕的禮物(希望他們以後可以讓我常常去打擾...哈哈),

潘師兄的家是獨棟的三層樓的透天厝,
周圍就是一大片農地,給人很悠閒的感覺,
特別適合去彈吉他、吹口琴、吹陶笛、作木工(哈哈..都是我自己說的)
以下是潘師兄為他的即將開張的網站寫的文章,我覺得很棒,
所以把它轉載到我的BLOG上面給大家分享,
潘師兄的BLOG也已經成立了,大家有空可以上去看看,
網址是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apanfarmstead-blog/article?mid=38&prev=44&next=36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緣起
多年前在一次放生途中,與一位師兄閒話家常,無意間談論起殺業,我說以前我在噴農藥時,總是常看到蟲蟲驚嚇的四處流竄,不然就是在我面前做垂死的爭扎,彷彿以生命在向我做最嚴厲的抗議…我向這位師兄說,日後我家的農地若能不噴農藥,那麼無論他是人類眼中的益蟲或是壞蟲,只要是留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命(其實他們才是主人)都能無憂過日,那麼我便是這塊土地的龍天護法了…
就在去年,工作也面臨了一些瓶頸,常常在夜裡長思,自覺在現有的架構與模式上,自己無法突破現況為公司提供有效的服務,於是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,就在一次上佛堂拜拜的當下毅然決然收棄高薪的工作,去追尋人生中自我價值的實現,而第一個選擇便是自己較熟悉的農業,但農夫卻只是阿潘圓夢的起點,阿潘並不以務農為最後之職志。

夢想與實踐
人生中的道路錯綜複雜,常常覺的這是好的而我去選擇、去實踐,但我們常想到的卻總是它的美好而忘了太極中還有陰暗的那一面。在實踐選擇中,其背後所隱藏的苦果總是你我想不到的居多,有苦有樂,如同人身與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苦都是需要自己去承擔的,但也在承擔的過程中讓我們學習更多,學習與歡樂與病苦和平共處,學習對人對物的尊重與包容。

關於阿潘
離職務農總有許許多多關心的人不斷的質疑,務農能維生嗎? 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阿潘有能力務農嗎…?這總總負面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,不但也讓一向支持阿潘的媽媽也臨陣倒戈,苦勸阿潘再走向工業界另尋出路,因為眾人皆認為務農是不足以持家糊口的,尤其是阿潘還有三位嗷嗷待哺的幼兒呢!
阿潘從小在野地長大,對土地與自然懷有一份特別的親切感(你我都有的一份親切感)。求學階段想去唸的是農專,只是那時的時空背景不允許(或說阿潘不夠堅持)而一路唸工科唸到碩士班畢業,也是因這學歷讓阿潘在轉業與圓夢的過程中備感壓力。

成就他人圓滿自己
相信大家都曾聽過,有願才有力,其實我始終都相信。三十歲前,我在貧窮中渡過,尤其是在台北唸書的日子,常常是這餐用完了,便開始在煩惱下一餐,但印象中可還沒餓過什麼肚子,可見也常被老天爺所眷顧的。三十歲後,換了幾個工作,燁隆集團、金屬中心及離開金屬中心後待了一家新公司,一年後便離開的公司。回想這十年,我發現一個令自己驚訝的事,那便是我每個小小而良善的願望都實現了。這些年,我的願望一個比一個大,但那需要時間去實踐,與其在未來的十年我賺得了千萬元而迷失自我,不如讓我擁有較彈性的時間可去圓夢而過安貧樂道的日子。

夢幻中的蔬菜
記的小小時候,阿潘還不知道什麼是農藥,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農藥卻已廣泛在我們身旁,但可怕的是我們卻是樣樣都接受。小時候家中種棗子,他從開花起每兩週噴一次農藥(結果時更是週週噴),直到採果結束(採果幾乎是天天摘,但農藥噴後會等二三天後再採)。我很喜歡吃棗子,但只敢在噴農藥前去採而後食用,後來家中不種棗子了,每年別人送的棗子我還是不放心立刻吃,總是得再放個幾天才敢食用。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,種蔬菜的不敢吃蔬菜,不然就是另外吃自己種而不噴農藥的蔬菜。
近年來,環保意識抬頭,讓我們的環境稍稍得以休生養息,我們苦難的身軀也較以前環保了,只是台灣所種植的有機蔬菜雖然也標榜無農藥,但卻還是著重於飼料菜的養成,這些蔬菜不受風吹雨淋,更不用去煩惱物競天擇等生長的問題,因一切都有辛勤的農夫照料著,完全不用去與異類甚或別人競爭,也許蔬菜長的非常漂亮,但卻不是那麼健康,如同溫室裡的花朵或是飼料雞,缺少了一種非常珍貴的特質—活力。是以蔬菜的要求不應該只只是無毒,還應該保留一點點野味才是,多點自然就多點健康與活力,雖然他的外表可能沒那麼美麗,但卻是俏俊有餘的。

殺業的迷思
在進入此行時,有師兄總是期望阿潘能營造一個沒有殺業的空間,但阿潘認為那實在是很困難的,因殺業是如影隨形般的圍繞在我們身旁,一舉手一投足、一茶一餐之間便有許多的殺業在。阿潘僅僅是希望能大量減少殺業而不是沒有殺業的,在大量減少殺業後,食物也變的清淨許多,無論是對健康有特別需求者或是對修行人而言都是很有幫助的。但要如何減少殺業呢?如捉蟲、捉蝶等將之放到網室外即可,阿潘在網外還有蔬菜區,專供這些蟲蟲渡餘生的。
阿潘有位叔叔從事有機農業已五年又餘,這位叔叔常來指導阿潘,只是他對阿潘的捉蟲、捉蝶方式很有意見,叔叔認為做有機就夠辛苦了,蟲蟲還要放生那做更辛苦了,勸阿潘不如回工廠去做事來的乾脆些,但阿潘還是會朝著自己的理念走,畢竟說要當這塊土地的龍天護法也是自己說的啊!
常常覺的不能達到上述師兄的期望有點愧疚,於是曾建議師兄說,若這些蔬菜還不夠清淨,那師兄更應發廣大誓願,勤修苦學,以早証菩提,下回一定得去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再來這五濁惡世了,師兄,加油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ixpences 的頭像
    sixpences

    [ 六便士的旅行日誌。Sixpence's trip diary ]

    sixpen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